一到期末,“临时抱佛脚”成常态?老师支招了

2022-12-19 11:13:23  来源:   作者:王怡

最近台州的气温呈“断崖式”下跌趋势。对于学生们来说,天变冷了,是否也就意味着期末就要到了,只有过完这道“坎”,寒假才可以说要正式地到来了。

在孩子们的传统观念里,以往到期末,复习就是“刷题”,期末到了,尤其要“临时抱佛脚”。但是由于今年过年早,这个学期相对来说时间更短,转眼间期末就要到了,此时该如何调节好情绪,做到“温故”“知新”两不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们该怎样“打好辅助”?在“应教尽教”的基础上,老师们又是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做到精准施教的?本期,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

期末一到,“临时抱佛脚”成常态

马上就到期末了,平时就对儿子小乐学习要求严格的王女士,一天比一天焦虑。她心里明白,自家儿子就属于那种调皮捣蛋的性格,平时不爱学习,上课开小差,写作业还总是家长追在屁股后面催,“真到了期末的时候,他又觉得自己没学好,匆匆忙忙‘临时抱佛脚’,结果当然是不尽如人意。”

上周三晚上,王女士辅导孩子写数学作业,碰到一道图形题,前前后后讲了大半个小时,小乐还是踌躇着不肯下笔,一副“吊儿郎当”的态度,把王女士的话当耳旁风,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心急之下的她,终是没忍住冲着儿子狠狠发了一通脾气。“我恨不得能替他学,好习惯的养成怎么就这么难呢?”

王女士所忧虑的,似乎和普天之下很多家长的烦恼如出一辙。这不,期末季到了,珊珊一家也莫名地充满了“紧张”的氛围感。

“这学期期末来得早,老师很多新课还没有教完,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情况下,我们还被要求,抽空复习、巩固这学期学过的知识,说实话蛮吃力的。”珊珊说,“在学校一堆一堆的复习题、一堂接一堂的新课,回到家里还得听家长的唠叨,就因为这个原因,最近几天我总是睡不好,晚上有时候要醒来好几次,白天听老师讲课经常走神,人昏昏沉沉的,对自己也是越来越不自信。”

期末将至,家长们比孩子更焦虑

期末备战,孩子们确实辛苦。作为孩子最有力的“后援队”,家长们的焦虑,也源于对孩子最真切的关怀。不过,采访中,还是有不少家长表示,“关心则乱”,对孩子越关注,孩子有时候却越不领情。

“很想做好孩子的‘坚实后盾’,天天饭菜轮番革新,衣食起居照顾得面面俱到,但孩子还是会嫌你太烦,扰乱了他的学习思绪。”郑女士的儿子昊天念初一,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属于班级中上游的水平。不过,关于这一点郑女士坦言,就算是成绩再好的孩子,也不能让家长完全省心。

“因为写作业这件事,我们吵过架,也翻过脸,但看着儿子这段时间天天熬夜刷题、写练习,我是又焦虑又心疼。”郑女士说,“感觉我们做家长的除了陪着一块儿晚睡,其他什么忙也帮不上。”

积极的心理暗示,助力轻松备考

家长空有一腔激情,却一不小心还给孩子帮了倒忙,这样的现象如今越来越常见。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期末备考阶段,让孩子一身轻松地踏上考场?

在椒江区云健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班主任夏晴鸿看来,对于一些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并不出色的孩子来说,他们班的家长到了期末阶段,往往也会变得十分焦虑、紧张,因此会不自觉地给孩子压力。这时候,家长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调整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孩子们也会受到积极的引导。”夏晴鸿说,对于大多数的孩子们来说,每天在校以及在家的作业时间实际上已经够多了,期末阶段可以在家另外复习,补补不足“开小灶”,但要注意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多多锻炼,家长们尤其要放宽心态,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

当然,在期末的关键阶段,老师也要多对学生们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少一些无意义的批评。

“我们班上就有个平时成绩不错的孩子,但每次期末阶段的成绩都在88、89分,始终提升不上去。”夏晴鸿说,长此以往,这个小男生就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的水平只能达到80多分,因而感到沮丧,尤其害怕期末复习小测验和期末考试。

“这时候,如果老师再进行批评,他会更加自我怀疑。”夏晴鸿说,相反,如果老师可以引导他找到自己最大的失分点,然后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陪着他一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他反而会更期待复习阶段的下一次测试。等到真正克服粗心和难点,考到90分以后,孩子自然也就不再畏惧期末,更不会畏惧考试了。

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温故”“知新”两不落

期末阶段,家长和老师的角色很重要,做好孩子们的“外援助力”,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但很多时候,要想真正掌握好知识重点,还得靠学生们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抓住学习的重点,更高效地利用好宝贵的时间。复习工作做到位,才能在期末考试中脱颖而出。

“我碰到过的不少孩子,很多时候对于新课非常感兴趣,但当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时,旧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有些无关紧要,可听可不听,事实上这是大忌。”夏晴鸿说,在期末复习阶段,建议学生们在温习旧知识时,也可以跟学新知识一样,合理安排好“温故”和“知新”的时间,尽量避免重复、机械地简单复习。

对于“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平衡,老师们也可以在课堂上多引导,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新知,或者是增加旧知识的难度,让学生们有种‘不断攀登’的成就感,而不是原地踏步。”夏晴鸿说,只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做好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做到“温故”“知新”两不落,再加上考前对重点知识的把握,期末就不会慌,再加上考前早睡早起,劳逸结合,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