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丽红:培养好每一个渔娃

2023-09-18 11:25:51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颜敏丹

应丽红在课堂上。颜敏丹/摄

人物名片:应丽红,女,温岭市石塘镇箬山小学校长。从教25年来,先后获评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浙江省春蚕奖、台州市劳动模范、温岭市优秀共产党员、温岭市农村优秀教师、温岭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箬山是我的家乡,箬山小学是我的母校,我对这里有着很深的感情!”19岁那年,应丽红师范毕业后分配到箬山小学任教,转眼已扎根海岛25载,从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历练成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女校长。

应丽红说,她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美的“渔娃”,走得更远,实现梦想。

培养好每一个学生

大奏鼓是流行在石塘箬山一带渔区的民间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箬山小学被认定为全国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台州市地方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台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台州市地方艺术教育基地。

对于大奏鼓这一项目,应丽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不管是辅导老师的聘请、队员的选拔还是平时的排练,她都亲力亲为。每场比赛也全力以赴,赛前准备、赛场安排、赛后事务处理,从头忙到尾,乐此不疲。

“脚的幅度要大一点,很好!”每周三下午,是学生们的排练时间,他们换上服装、戴上头饰,边奏边舞。节奏、打垮、队形……每个细节应丽红都很关注,手把手指导。“让孩子们在课程中学习非遗文化,既把文化传承下去,又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应丽红说。

应丽红担任校长后,把大奏鼓文化融入到音乐、美术、体育等综合课程。在“双减”政策下,她带领科室成员编制“渔娃成长一本通”,融合阅读、运动、劳动、比赛等实践项目,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渔娃成长一本通”推出后,学生们在家看书、劳动、体育锻炼等都会记录,达到一定积分后可兑换奖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她们的阅读习惯、劳动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

应丽红和老师们还精心策划组建了大奏鼓、闽南语、渔网编织、海洋剪纸、地方船模、美食美课等海韵艺术社团,让学生们参与这类具有渔区特色的活动。

让教师队伍充满活力

作为一所偏远的海岛学校,因上班条件艰苦、需要照顾家庭等各方面原因,每年都有老师选择调出箬山小学。繁忙之余,应丽红想得更多的是怎样使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为了有效地开展培训,实现“为不同的老师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应丽红对新教师推进“初为人师工程”,通过“见面课”“推门课”“汇报课”等形式深入课堂教学,为其把脉斧正,每月定期与新教师进行“雏凤清音”沟通对话。对已经工作两三年的教师,则开展“青蓝结对工程”,通过随堂听课和“雏鹰竞技”系列活动,促其羽翼渐丰。

“新教师刚来学校,请教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时,她会倾囊相助,把年轻教师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最大快乐。”箬山小学教务科主任陈英说,学校秉承“请进来、送出去”的理念,积极搭建平台,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今年的温岭市级教学大比武比赛中,两位参赛教师双双斩获一等奖。

工作中,应丽红牢记“质量兴校、特色立校”,严格落实教学“六认真”管理,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作业设计等环节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随时跟踪指导、查缺补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让校园环境变好

“虽然学校条件比较艰苦,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学生数逐年下降,但是我们不会放弃培养每一个学生。”应丽红说。

之前,箬山小学分为两个校区,总部东湖校区地处山头,是温岭唯一一所不通车的学校。交通不便加上办学条件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陈英介绍,在这里工作了16年,前15年都是每天爬山上下班,遇到刮风下雨,全身湿透,这滋味不好受。

2022年暑假,为了解决山上学校的搬迁问题,应丽红多方寻求帮助,经过不懈努力,最终顺利将山上校区搬到了山下校区。

这让学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指数提高不少。陈英说,校园环境变好,心情很舒畅,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

两个校区整合后,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均衡发展硬件和软件都不达标,需要建设和维修,学校资金又短缺。面对这些困难,应丽红没有却步,而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打造校园环境、改装线路、粉刷教学楼、维修漏水工程、改造功能室,如今校园逐渐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余彩虹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