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障碍的环境,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人行道上的盲道、公厕外的无障碍通道、公园里的无障碍设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设施,却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体现着它的温度。(9月2日《台州晚报》第2版)
据统计,我国现有8500多万名残疾人,差不多每100人就有6名残疾人。但是,在各个城市的大街上,却很少见到残疾人的身影。而另据中消协与中国残联的报告,虽然全国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扶手普及率已超50%,但在整体层面上,无障碍设施满意度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很显然,残疾人士之所以很少出门,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出门,而是害怕在路上会举步维艰,不敢出门。
残疾人由于疾病、生理缺陷或者其他残疾,无法像健全人那样工作生活,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而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就是为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在居住、出行、工作、休闲娱乐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所建设的物质环境,这也是保障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必要条件,既关系城市形象,更关乎社会文明。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力度,持续完善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更是对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也进行了梳理、调查和改造,对照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业标准要求,在主次干道、商场、超市、公园、学校等区域,设置了扶手、轮椅通道等无障碍设施,主要涉及对外通道、内部通道、休息区域、卫生间、楼梯电梯、停车场地、无障碍标识等9个方面的内容,为残疾人“扫除”障碍,不断提升特殊群体出行的便利化水平。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包括有形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建筑等,还包括无形的制度、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公共意识等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建设。台州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建设理应有更高的标准,其中也包括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各级有关部门必须再接再厉,以人为本高标准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让全市36.8万名残疾人真正成为平等参与社会的主体,给他们一个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不断提升台州这座美丽城市的文明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