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滞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因为每年,不同季节,只要有果蔬上市,这个词汇都会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很多人出于爱心,会贡献一份力量,帮着农民渡过难关。比如,上半年天台县石梁镇莴笋因疫情大量滞销,派出所民警帮忙“带货”;最近,临海市上盘镇菜花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大面积滞销,当地政府谋划直播带货,热心企业主动助销。
政府扶农、企业助农当然是一个好思路、好办法,但从长远来看,“远水解不了近渴”,爱心举动只属于短期的输血式抢救。农产品收益是广大农民最直接的收入来源,同样也不能摆脱“看不见的手”,作为消费品同样受到消费者需求及市场规律的影响。
比如,笔者了解到,去年西蓝花在台州本地还能卖到6元/公斤,今年已经跌到1元/公斤,农民好不容易挺过了严峻的旱情,迎来丰收季,却面临着血本无归的困境。丰收年变成亏损年,丰收季成了哭晕季,这样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同样的剧情在各地重复,甚至成了果蔬销售的“生理周期”。尽管不少地方都建有各种农产品信息交流网站,如中国花生信息网、中国马铃薯网、全球大蒜网,但只有农户种了以后,才能统计出来今年种了多少,对农民用处不大。
过去由于缺乏电商渠道,农产品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产销环节脱节,是造成农产品局部区域性滞销的关键因素。时下电商的出现,虽然解决了短期内的市场供需矛盾,但在农民眼里,并没有解决低价亏损的问题,而且带有捡便宜的目的。以低价收购滞销的农产品,然后以远低于菜市场的价格迅速吸引订单,成为不少电商的套路。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农产品“被滞销”的荒唐现象,比如通过“悲惨营销”“卖惨带货”等虚假宣传手段来博取消费者的同情心。
于是就有《半月谈》记者调查得出,今年种什么能赚到钱,明年就多种几亩,这是农民的逻辑;哪里出现滞销,就出现在哪里,这是电商的逻辑;不管价格高低尽快卖出去,先缓解了滞销再说,这是当地政府的逻辑。这“三层逻辑”很有可能造成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反复出现。
农产品也是产品,产品的市场受欢迎程度,一看质量,二看营销,三看稀缺,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往往关注更多的是稀缺性,但事实上,市场对于每个人都是机会均等的。你种,别人也种,但同样的农产品,为什么有些就卖得好,有些就卖不出呢?比如,近年来大量种植的红美人,有些地方一度暴跌至6元/公斤,但品质好的仍然坚挺在60元/公斤,还供不应求。
滞销表面上看是供需失衡,本质上还是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比如,在种植之前,首先要对品种信息尽可能掌握,包括产品销售基本面如何、下一季是否有过剩的可能性、是否有更好的改良品种等。如果盲目跟风,就会导致产品虽然是这种产品,但是口感根本没保障,也没提升,不受消费者待见也就理所当然。
再比如,如果能将销售做到种植之前,对销售的思路和渠道有一定规划,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比如对接合作社、大型商超、加工企业等,就能减少在上市期的被动等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茶叶,保鲜期很短,如果缺乏有效销售渠道,上午还能卖200多元/公斤的鲜茶叶,下午就极有可能被茶商压到40多元/公斤。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从质量、销售、稀缺等多方面入手,长此以往,很多农产品滞销的情况仍然会出现。这不仅事关农户的生计问题,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菜篮子”“钱袋子”,是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需要时刻关注、切实解决的民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