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奠基人陈芳允

2022-05-31 08:32:10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陈 洁

黄岩名人馆中的陈芳允塑像。

台州市档案局2014年12月编辑出版的《功勋院士陈芳允》,曾获浙江省档案百项编研精品二等奖。

2017年10月,台州市档案局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合作编印的《陈芳允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陈芳允《几十年科研工作的体会》手稿。

今年6月4日,“陈芳允星”命名12周年。陈芳允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工程专家,1916年4月出生于浙江黄岩,2000年4月29日因病逝世,享年84岁。他为中国航空航天、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载共和国的史册。

一生献给国防科技事业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科院院士白春礼,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台州市档案局合编的《陈芳允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序言中,高度评价了陈芳允院士的功绩:研制出纳秒(毫微秒)级的脉冲和高频连续采样示波器,成为国际首创;圆满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测量任务,为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双星定位”,为我国研制发展双星导航定位(北斗)系统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他与王大珩等科学家一起提出的倡议,促成了“863计划”,为我国高技术的起步、发展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1980年,陈芳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资深院士;1985年获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称号。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陈芳允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1945年至1948年赴英留学,在英国伦敦科索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先从事有关电视接收机图像质量改进方面的研究,后参加英国第一套海洋雷达的研制和在玛丽皇后号船上的实际测试工作。他于1948年回国,应台州籍著名科学家冯德培邀请,在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担任技术人员,1952年参与筹建新中国第一所电子学研究所。1976年6月,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任某基地测量总体设计所副所长、河南洛阳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等。他还受聘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航天测控技术人才。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陈芳允写的诗句,是他一生的写照。

中国卫星测控技术奠基人之一

陈芳允一生致力于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科研成果丰硕,有人说:他为航天测控编织了一张浩大精密的“天网”。

陈芳允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陈芳允即对这颗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普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这项技术成为此后中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

1949年至1966年,陈芳允完成了多项国家急需电子仪器和设备的研制任务,这些仪器设备在神经生理学研究、第一颗原子弹试验以及歼击机中得到应用。

1965年1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启动。陈芳允担任了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当时,卫星测量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对卫星的跟踪观测到底采用哪种手段和方案,中国还没有经验。为此,他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反复论证。经过实地考察,确定分别在全国4个地方设立多普勒观测站,计算卫星的轨道参数,发出遥控指令,突破了“抓得住”的难题。

1970年,陈芳允被任命为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测控系统的总设计师,主持复杂艰巨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协调工作,经过艰苦攻关,终于将这一庞大系统研制成功了。这一系统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使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开始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地面观测系统很快抓住目标。当这个测控网指挥着“东方红一号”在离地球439公里的高空奏响《东方红》乐曲,同时准确无误预报出卫星飞经世界200多个城市上空的确切时间时,世界各国科技界都为之震惊。

随后,陈芳允参加了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被下放到陕南一工厂“锻炼”“改造”,一年时间里,他没有间断研究,潜心设计完成了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1975年11月29日,他又指挥我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国家。

1977年,中国建造了“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4个拥有航天测量船的国家。陈芳允成功地解决了“远望号”船电磁兼容这一重大技术难题,使各种设备得以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

国家“863计划”首发人

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上将、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衡高,在纪念陈芳允院士百年诞辰座谈会上说:“我在参加‘863计划’实施2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王大珩先生提出让我回顾和总结‘863计划’的工作。为此,我对‘863计划’的全过程作了一些调查了解。实际上‘863计划’的建议内容和向中央领导反映的想法首先是陈芳允老先生提出来的。陈芳允到王大珩家,谈自己的想法,得到王老的完全赞同,并商定由王老执笔起草。”

陈芳允自从事科学研究以来,时刻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动向,分析提出值得我国借鉴的一些问题。1984年1月6日,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批准了美国国防部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这个倡议就是当时令全世界瞩目的“星球大战计划”。陈芳允得知消息后,辗转反侧,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科学意识驱使他有了向中央领导提建议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他想好了建议的内容。

1986年2月的一个夜晚,陈芳允叩开了王大珩的家,两位科学家促膝而谈,对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进行深入的沟通。由此,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并呈送党中央。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

“863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在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海洋技术和新材料8个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变了中国的科技,改变了中国的国防,也深刻影响了全世界!

提出“双星定位”全球第一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GPS已经开始运行,苏联第一颗GLONASS卫星也已发射升空。陈芳允认为,中国也必须有自己的导航系统,这样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在我国卫星技术刚刚起步的情况下,1983年,他带领科技人员论证分析了国外卫星定位系统需要卫星多且没有通信功能等弊端,立足当时国情,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地面目标的快速精准定位、通信和定时的一体化,即“双星定位”通信系统的技术设想,并组织制定了具体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能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能节约国家宝贵的资金。根据该方案,测通所于1989年在北京沙河进行演示验证实验,取得了成功。这一设想的成功实现,奠定了我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王兆耀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从双星定位系统到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中,陈芳允先生病重住院了,但他还让我们带着方案到医院汇报,对星座方案设计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航天六十年画册》中这样记述:“陈芳允首创‘双星定位通信系统’这个大胆的设想,比美国人乔汉森1998年发表的同一设想,整整早了15年!”

2000年10月3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被命名为“北斗”。2012年12月27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服务。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卫星导航系统。2017年11月5日,首批组网双星成功发射。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郑重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结束了我国长期单一依赖国外导航系统的历史,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

生活中的陈芳允是一位谦逊、低调、节俭的人,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他经常自己缝补衣物。多年来,除了赡养双方父母、资助几位亲属和故旧,他还一直在为社会捐钱献物。夫人沈淑敏也是一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科学家,是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

据陈芳允的大儿子陈晓东回忆,“父亲在家从来不提工作上的事,一来是出于保密的要求,二来父亲在家里也忙于计算数据、看书看资料,没有时间聊天”。陈晓东从小对家里生活氛围的感受就一个字——静!

陈晓东说:“我们家只有我和弟弟陈晓南两个孩子,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是身教多于言传,他的点滴对我们影响深远。他从不过问我们兄弟俩的学习和工作。但父亲要我们牢记三点,一是要爱国,二是要努力工作,三是要淡泊名利。”

2010年6月4日,一颗由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小行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陈芳允星”。陈芳允先生虽然已离开我们22年了,但天空中,有一颗“陈芳允星”,与北斗卫星交相辉映……

图片均由台州市档案馆提供

编辑:泮非非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