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强:让每块“金子”都绽放光芒

2022-06-14 09:02:22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周子凝

王林强正在为学生讲解。

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开赛在即,近日,王林强和几位实训老师把“家”安到了校实训中心,学生练多久,他们就陪在身边指导多久,早出晚归,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王林强是黄岩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实训中心副主任、数控教研组组长,在他的领衔下,该校数控团队不断壮大,培养了一批批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和一支支强有力的竞赛队伍。近五年,数控专业毕业学生在省市职工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其中付金买等3位学生获得“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杨帆远航等4位同学获得“台州工匠”称号。

“陪练”学到真本领

“当时,我考虑得更多的是就业,于是高考成绩出来后就选择上高职院校,希望能有一技之长。”王林强是天台人,2005年高中毕业后,来到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我的高中文化课成绩不算差,但机电专业确实是第一次接触。大一时,课堂内容主要聚焦理论,到了大二,我们的课程以实训为主,还会在数控车床上做一些产品零件。不懂不会,只能多请教专业老师,自己多花时间钻研。”王林强说,他在大二时还报名参加了校数控集训队,希望能够参加省赛。同时参加选拔的有20余人,最后仅留下4位,他就是其中一位。

集训队的训练强度极高,可王林强甘之如饴。他和其他三位同学像是拧紧的发条,每天扑在工位上长达15小时,往往夜深了,才返回寝室休息。

虽然最后与省赛失之交臂,但那段时光,王林强将其视若珍宝。“即使作为陪练,数控技术和参赛心态练到位了,也算是学有所成。”他坦言,这段集训经历对他日后的学习、工作乃至教学都影响颇深,“参赛不仅考验工艺和精度,对个人应变能力也有极大的要求,日复一日训练就是给各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断锤炼个人技术

2008年毕业后,王林强曾在企业找了份工作。工作中,他一边学习一边练技术。为提高个人技术能力,工作之余他经常查阅加工技术方面的资料,并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

2009年,黄岩区教育局发布了一则黄岩一职招聘实训老师的公告,王林强想要带着技术回到校园,培养更多的数控技术人才,于是,他决定试试看。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他成为了一名职校教师。

教师职业,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每周课时都安排得满满的,教学活动很忙,但是自己的手不能生掉。于是,只能通过周末的空余时间来练习技术,学习新工艺,为各种技能比赛做准备。”王林强说,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形式,以老带新,“教学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老教师与新教师互相上示范课,互相听课,对业务和技术上进行指导。因此,我才能进步飞快。”

此外,王林强还会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访企业,与技术工人们学习交流。“一方面可以学习产品的新工艺、新方法,还能从企业方了解到他们的所需所求,进而为培养人才提供方向。”

凭借个人精湛的技术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王林强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在2013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数控车工技能竞赛中荣获“数控车工项目”省一等奖,并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他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国家、省、市技能竞赛中获奖。

“是金子总会发光”

在王林强心中,始终秉持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信念。当班主任12年来,他坚持人性化管理模式,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做好聆听者和引导者,“上中职学校不等于低人一等,只要有真才实干,同样可以发光发彩。”

教学过程中,王林强会“变着法”给学生们上课。“学情在变化,教学方法也必须跟着变。”为此,他总是依据学生理解、掌握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

除了日常教学外,王林强还负责校集训队伍和人才的管理建设。在疫情发生前,他们经常带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全国,去兄弟院校学习、交流数控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如今,还会通过线上视频方式,聘请业内专家对集训进行指导。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一套产品,刀具磨损、机床本身精度、热胀冷缩等外部条件都可能造成产品细微的误差,只有反复训练才能缩小差距,提高精度。在教学中,培养一名优秀人才同样不易,只有不厌其烦地打磨加上循循善诱的指导,才能让每块金子绽放光芒。”王林强说,他将会一直坚守在职教舞台,不断提升个人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更多的数控模具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编辑:泮非非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