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英:守候夕阳

2022-09-18 08:49:02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颜 静

林凤英去托养机构看望老人。江文辉摄

“凤英来了!”温岭市箬横镇东浦敬老院,一声热情的吆喝打破早晨的宁静。七旬老人周冬妹站在二楼走廊,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进了大院,喜笑颜开。

来者叫林凤英,箬横镇敬老院院长。她从电动自行车上取下新买的药品,一抬头,五六位老人已倚在阳台上,纷纷冲她招手:“凤英,可算把你盼来了!”“又给我们送啥好东西?”

22年前,48岁的林凤英接任箬横镇敬老院院长一职,从此开启与200多位老人的缘分。在老人们心中,她是温暖贴心的“小棉袄”,更是可信可靠的“大家长”。

2018年下半年,敬老院迎来拆迁,老人们分别被送至东浦、贯庄、汇头等五地的托养机构寄居。心怀牵挂的林凤英,日常骑行奔波在这些机构之间,续写着“家人”之间的故事。

上任

2000年夏,箬横镇敬老院首任院长临退休,镇里在各片区妇女干部中物色接班人选,要求人品好、肯吃苦、有耐心。经民调推荐,泥屋村妇女主任林凤英脱颖而出。

林凤英出生于1953年,35岁时丈夫病逝。她靠打零工、织草帽谋生,独自撑起这个家,拉扯大年幼的3个孩子,孝敬公婆,在当地有口皆碑。

“有工作机会固然开心,但要照顾这么多老人,脏累是其次,万一出了什么事,责任重大。我没经验,很怕自己干不好。”征求本人意见时,林凤英考虑再三,在镇里领导的鼓励下,决定试试。

敬老院工作需要与老人们同吃同住。上岗第一天晚上,林凤英就失眠了。“老人们休息早,晚上7点多,整幢楼都熄灯了,四周一片漆黑寂静。”陌生的环境和作息时差令她辗转反侧,担心和害怕涌上心头,她不断调整心态,“既然来了,先做好眼前事,把每位老人都照顾好。”

当时,敬老院只有一位护理员,要照顾40多位老人的日常起居,其中不少还是聋哑、智障等残疾人士,人手明显不足。林凤英名义上是院长,实际上还是炊事员、护理员、保洁员、联络员……

每天凌晨4点多,两人就起床开灶烧水,装满40多个热水瓶后,分发到每个床位。做饭、查房、洗衣、打扫房间,督促老人按时吃饭喝水,帮他们擦洗身体、端屎倒尿……从早到晚,林凤英事无巨细。每到换季,老人们容易生病,有时她一天要连着送医三四趟,忙到后半夜才歇下。

家事

比起日常照料,林凤英更为费心的是老人们的情绪。院里的孤寡老人性格各异,有的多愁善感,有的喜怒无常,有的固执偏激,集体生活难免会吵吵嚷嚷。

在敬老院,吃是大事,也常因此起摩擦。“个别老人特别讲究细节上的公平,每碗猪肉饭的肉量要均等,每条鱼的大小要均匀,少了鱼尾巴就闹着不吃饭了……”这让初来乍到的林凤英哭笑不得,她总是顺着他们,“老人性子急起来就像小孩,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要有耐心,先做好安抚,再讲道理他们就会听。”

但也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有一次排队打饭拥挤,两位老人不小心踩到脚起了冲突,林凤英和在场其他人及时拉架,平息了争吵。没想到当天深夜,其中一人还在气头上,一声不吭独自出走了。寒夜里发现人不见了,林凤英慌忙裹上一件外套,喊了几位身体健壮的老人,出门四处寻找。

“我们沿着大街小巷分头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一个街角找到他。当时气温很低,但因为紧张和担心,都感觉不到冷。”找到人后,林凤英悬着的心终于落下。第二天,老人情绪已平复,她耐心与他谈话,“遇到问题,要多多沟通。”

这件事也让林凤英意识到,老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矛盾调解不容忽视。于是,她在院内立下规矩,所有老人分组定期开会,有任何想法、意见、矛盾都可以通过会议反映,能当场化解的直接化解,不能化解的由院长组织帮助解决。自此之后,这类情况再没发生过,老人之间也更加团结。

使命

林凤英的抽屉里锁着一张2001年的红头文件,她一直悉心保存。纸张上“院长林凤英”几个字清晰可见。

“对我来说,这是一份使命。”林凤英记得,刚入职时,老院长曾语重心长地跟她说,这份工作难做,极其需要耐心和意志力,一般人可能干不了两年。不知不觉中,她已坚持了22年。

“善待老人,会有福报。”怀着这份初心,林凤英不怕受苦受累,也甘愿受些委屈,她以敬老院为家,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倾注爱与心血,用实际行动温暖他们,成就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2018年,敬老院拆迁之际,她与朝夕相处的老人们不得不暂时分别。老人们哽咽的一句“凤英,你以后还管我们吗”让她湿了眼眶。回到家中,林凤英一度不适应。尤其每晚睡觉时,她闭上双眼,往事历历在目。

有时,是在春光明媚的早晨,她扛着锄头走向后院的田地,身后帮忙的老人一个接一个,他们手持工具,笑容洋溢,有的去菜园摘菜,有的去果园浇水,有的去猪圈喂猪,好不热闹。

有时,是在风和日丽的午后,她与几个老人一同推着三轮车,将平日收集的纸板和易拉罐送到废品站卖掉,换到的钱买了嵌糕、馒头和啤酒分给大家,一群人吃得津津有味。

有时,是在中秋、重阳或是除夕夜,全院老人围坐在一起过节,吃着她亲手制作的圆、麦饼等温岭传统美食,收获节日礼物和祝福,一片欢声笑语。

对于新住所,老人们同样不习惯。既当女儿又当家长的凤英不在眼前了,他们每天都盼着她来。

“凤英,你几时来看我们?”89岁的朱小春与林凤英同年进入敬老院,感情很深厚。分别后,他每天都要给“女儿”打电话拉家常,“汇报”新住所的新鲜事。

“凤英,我们的新家建好了吗?啥时接我回去?”每次见面,周冬妹都要拉着林凤英嘘寒问暖,聊上半天都不舍得分开。

这份惦念和牵挂,让林凤英感到幸福。4年来,她日常奔波在各个托养机构之间,5个点位距离远,一次性绕一圈有五六十公里,为此她专门学会骑电动车,来去更方便,“看到他们高兴,我也踏实。”

送别

9月3日晚,受超强台风“轩岚诺”影响,温岭境内风雨交加。

挂急诊、换吊瓶、喂饭、递水、擦身……忙活了一整天,确认叶梅生老人病情稳定后,林凤英才骑车从卫生院回家。医生对老人说,你养了个好女儿。

箬横镇敬老院住着的老人大多身体不好。这样的风雨夜甚至是“不眠之夜”,对林凤英来说是常事。

这些年,林凤英先后为172位老人送终。她翻开一个陈旧的记事本,上面一一记录着这些老人的姓名、入院日期和离世日期。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回忆。

江志生老人为人慷慨,但性格急躁,晚年患癌住院,为了哄他开心,林凤英每天变着法给他做豆面汤、山粉圆等小吃解馋,鼓励他保持好心态积极治病。

夏晓领老人生前独居在敬老院,子女均先于她离世,家中亦无亲戚,常常黯然神伤。临终时,她将毕生织帽攒下的8000元交到林凤英手中,托其帮忙办后事。林凤英在老人积蓄的基础上,又自掏工资,让她走得很体面……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趁我还有精力,就尽力做好每一位孤寡老人的善终工作。”林凤英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工作尽职,对老人尽孝,对社会尽责,都是应该的。

即将迈入古稀之年,林凤英常感叹时光易逝,她最大的遗憾是陪伴亲人的时间太少。老母亲动手术、儿媳妇生孩子这些重要时刻,她都没能到场陪伴,心里始终有亏欠。让她感动的是,父母、兄弟姐妹和儿女都十分通情达理,一直全力支持其敬老事业。

编辑:余彩虹 责任编辑:陶子骞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