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溪石牛渡遗址之前世今生

2022-08-09 15:52:59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戎怡

石牛大桥

石头禅院

石牛渡旧址

石牛渡老埠头

永安溪从河头渡而下,河道渐宽,在城区南面形成了宽逾二三百米的水面,这是因小峡岭附近筑堤蓄水所致。特别在安洲山下游,一片翠绿犹如平湖。

由于落差达几十米,堰堤泄洪处雪浪直泻,瀑流喧嚣,形成一道亮丽的奇观。而堤下河床上则是碧水洄环,沙洲棋布;沿岸风光旖旎,近岭堆翠,远峰含烟,美不胜收。

溪流迤逦东下不过五六里,便遇石牛桥,是为石牛渡遗址所在。

舟横南渡水,风送越王城

宋《嘉定赤城志》记载,石牛渡在县东八里。它是仙居史上最早建立的八个古渡口之一。

石牛村,现属东岭下村,隶属福应街道,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因村头溪流中有石如巨牛而名。是座人口仅800余人的小村。古时候这里人口稀少,后因渡口商旅行人往来密集,便逐渐形成自然村落。渡口东岸为上王亭自然村,西岸即石牛村。

石牛渡历史悠久,始建于宋代之前。它西接仙居城,北通天台、新昌、杭州;东达下各镇、朱溪、白水洋、张家渡诸镇,然后通达台州府。历代为仙居重要的交通要津。

近代,由于官道的东移,加快了石牛渡两岸的人口聚集,经济也逐渐繁荣,东部乡村也因石牛渡而拉近了与县城的距离,渡口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新中国成立后,石牛渡由上王亭村集体经营,为义渡。过渡船为狭长的木质小船,一次过渡能坐十几个人,靠船橹划水与竹蒿推进。因石牛大桥通车,2002年后停渡。最后一代舵工是张店村的张仓弟。其实,两岸的村民,凡是男劳动力一般都会撑船,他们开长船搞运输,撑竹排以捕鱼,在打理有限的农田之余,樵渔也是主要的生活来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古老的渡口交通早已不再适应城乡经济的日益发展。又由于溪阔流急,石牛渡安全堪忧,常有溺水事件发生。特别是汛期,山洪暴发,过渡更是困难,往往要绕道十几里从上游河埠大桥过溪。早在清道光年间,当地士绅们就筹划在渡口上架设木桥,但未能成功。1999年当地开始筹建石牛大桥,经过三年努力,终于在2002年建成,从此天堑变通途,省道东上线亦在此跨桥而过。交通的畅通,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蓬勃发展。

石牛立昂然,慵耕畴畴田

从石牛村主街道一直向东,村口有几棵大枫树,旁有泥石路通向永安溪。道路直对处即老埠头的位置,是为石牛渡的旧址所在。

石牛渡这段河道相对较窄,宽不过百米,目前河道比较浅,中流有几个小沙渚,溪边是大片的鹅卵石滩。水质清澈见底,近水绿草萋萋,苔藓斑驳。一群妇女在洗衣服。对岸老埠头上方一片小山丘连绵起伏,生机盎然。石牛大桥就在上游百米处横跨过溪,桥身好似穿入龟头岭腹中一般。桥上游,苍翠的枕溪峰静卧碧流中,倒影随波摇曳。

沿白石滩往下游走,河中时见垂钓者。过里许,只见前方出现许多黑黝黝的巨石,或立岸边,或卧水中,形态各异。其间溪流洄湍,鱼儿潜游;峰峦夹岸,草木葳蕤,白鹭翔集。再往东,前面断了路径,便小心地从草丛中摸索前进,然后跃过几块溪石,转过山崖,眼前又另有一番景致,几片绿洲与卧石环抱处是一湾深潭,潭水碧绿深不见底,旋涡下面暗流涌动。大约这就是旧志里记载的放生潭吧。清康熙年间,在渡口下游大兴寺的东侧,“有潭甚深广,鱼多生聚,渔人每资为利”,时知县郑禄勋颁布禁渔令,并刻“放生潭”三字于溪边石上。

一巨石兀立溪中,远看酷似一牛昂首而立。这就是石牛渡的来历了。旧志记载:“石牛,在县东十里,有石屹然大溪中,其形肖牛。谚云:石牛上田,邑出状元”(《郑志》)。清代乡贤郭再阳有诗云:

不助人间百亩田,

平堤空有草芊芊。

牧童归去无消息,

流落江干伴月眠。

石牛若上田,邑中出状元

钟灵毓秀,自然人才辈出。仙居素称武状元之乡,南宋时出了胡谦、陈正大、张会龙、顾玉文四位武状元。以前在县前西街曾建有一座状元坊,就为此事而立。

另外,仙居史上中进士人数竟有245之多。唐代著名诗人项斯,南宋名臣吴芾,左丞相吴坚,明代太子少师王一宁,刑部尚书应大猷,勇斗严嵩的右都御史吴时来,监察御史应朝卿等,都是其中的姣姣者。又,仙居文人荟萃,名垂千古。如北宋时期开仙居办学先河的陈襄;南宋人时,中国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的作者陈仁玉;元代大书画家柯九思等等。

宋代朱熹酷爱仙居这片山水,曾两次在桐江书院讲学,并将自己儿子插班到书院读书。相传朱熹当时考察时,曾感叹:“地气尽垂于此”,并亲自规划了仙居县城的布局。故而有朱熹乃仙居县城的总规划师之说。

从石牛村往城区走,途中遇福应山,山上有塔,是仙居三座风水宝塔之一,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至皇祐三年(1051)之间。山上另有纪念朱熹的朱子祠等建筑。

再西行不久,便到仙居东大门,城洞门上题“迎晖门”,城楼重檐下高悬“烟霞第一城”的匾额。今日,五座老城门中仅东门完好地保存着。

江南第一刹,石头名渊远

上岸,树木掩映着一座宝刹,黄墙碧瓦,依山而建,这就是著名的汉代古刹大兴寺。

对此寺,《嘉定赤城志》有记载,“大兴院,四峰环绕,前瞰大溪,有巨石屹横流中,状若牛然,故俗号为石牛云”。《康熙仙居县志》也有载,“大兴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元年(194),初名石头禅院,宋开宝年间(968-976)改名大兴寺”。大兴寺为台州乃至江南最早建立的寺院,较之我国佛教第一祖庭洛阳白马寺仅差百余年。回观大兴寺的历史,汉代时名石头禅院,民间俗称石牛寺,或许,石牛渡、石牛村之名称,都由此而衍生。

寺侧溪畔有一巨崖,岩壁峭立,崖面平整,上刻一巨大“佛”字,结构严谨,魏体古朴,笔力遒劲,气势恢弘,满满的岁月沧桑感。可惜边上的落款小字难以辩识。旁边石碑介绍,此乃县级文保单位,镌刻于南宋德祐丙子年(1276)。佛字的高宽均为11.2米,为世上最大的单体汉字摩崖石刻。站在崖下,感觉禅意拂面,抬头仰望,佛字摩天,仿佛融入太虚。

宋人有诗曰:

松柏回环路屈盘,像堂寂寂枕层峦。

泉清翠茗临烹易,地僻红尘欲到难。

樵夫斫云春谷晴,渔梆敲月夜溪寒。

我来未尽登临兴,欲去徘徊更倚栏。

古物出土日,禅院重辉时

大兴寺山门为歇山式木结构建筑,大气而典雅。寺院尚在建设中,一班工人忙于干活。最上方的老大殿与东西厢房老旧破落。新建的大雄宝殿却是气势不凡,入内,但见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左右侍立阿难、迦叶尊者,偏殿端坐文殊与普贤菩萨。两旁为十八罗汉群像。塑像一律为彩绘,高雅而古朴。

历史上大兴寺曾屡废屡建。清代,有高僧性磊、性彻住锡于此,曾一度辉煌。上世纪五十年代时,除天王殿外全部毁废;八十年代中期,僧宝仁、学戒等先后任住持,逐步重建殿宇,恢复佛教活动。1993年4月批准为对外开放寺院。宝仁老和尚于2004年初圆寂。

今当家住持念云法师,将珍藏的宝贝向笔者展示摩崖石刻拓片,乃大“佛”边上的小字落款:“宋德祐丙子嵇山李祐之立”,“住山僧道慧书”,弥补了刚才的遗憾。汉代瓦当、砖瓦残片以及魏晋时期的佛像等出土文物,佐证了石头禅院的历史,同时仙居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可见一斑。

法师指点我观看寺院规划图,只见布局规范,构思巧妙,格局恢宏。想必若干年后,大丛林的建筑群,将以崭新的面貌装点永安溪北岸。

清代同知王镜澜有诗《游大兴寺》,恰是此时此景的最好写照。

扶筇揽胜石牛湾,古寺深藏竹径间。

山爱夕阳添画本,门临流水洗尘寰。

探奇似我情弥癖,好客如僧性自闲。

老去不知身是梦,恰伴明月守禅关。

编辑:余彩虹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