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700亿颗灯珠串起共富路

2022-08-16 16:31:36  来源:   作者:卢靖愉

从临海城区往东北18公里,来到彩灯小镇——东塍,穿城而过,到处是彩灯企业的广告牌。彩灯是东塍镇主导产业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步,目前已拥有1400多家彩灯及配套企业,其中规上企业有33家,总年产值约40亿元,灯珠年产量达700亿颗,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今年1至6月,该镇彩灯行业产值达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4%。

传统小产业如何闯出全球大市场?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东塍。

求进:紧握时代之钥

“最近国外的订单基本都出货了,大家分析一下今年的行情,再交流探讨下半年的发展计划。”8月11日,一场政企座谈会在东塍镇政府举行,副镇长杨全才直奔主题,抛出了座谈会的主要目的。

“最近公司线上直播订单依然火爆,6场直播下来,大概接了300万元的订单。”临海市大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卢善彪介绍。

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抢抓发展机遇?卢善彪的答案是顺应时代、勇闯新路,“我从事这一行20多年了,这个行业的起起伏伏也经历过不少,自从广交会从线下转线上举办后,我们就开始试水跨境电商,以阿里国际站作为日常主要直播平台,每周开展2次直播。”

规上企业探路引领,小微企业抱团发展。如今,临海灯城创业园已成为小微企业的集聚平台,园区占地80多亩,建成投用以来,已有69家企业入驻,制定了6个团体标准,推动行业设计标准化、质量标准化、检测标准化,共同举办座谈会、培训会等活动10余场,正计划筹建“中国(临海)彩灯行业工业互联网暨产业互联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园区大脑”建设。

求变:挥舞创新之炬

8月5日,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闪现”一款智能点控全局音控产品,供应商就是浙江长烁灯饰有限公司——临海彩灯龙头企业之一。企业产品种类达5000多种,产品90%远销欧美、日本等地,年产值近2亿元。

“东塍拥有完整的彩灯产业链,但产品同质率高、附加值低的情况普遍。”该企业负责人何方开说,“所以,我们就把目光投向了生产相对复杂、但附加值更高的智能化产品,每年差不多要投入200万元,用于新产品的设计、打板、开发。”

“彩灯成本低、易仿制,很容易陷入‘价格战’,我们目前正在扩建厂房,计划加大设计研发投入,推出更智能、更节能、更美观的彩灯产品。”临海市雨宸灯饰负责人潘麟栋是一位90后海归创客,在先后经历了缺芯危机、原料上涨等状况后,他更加坚定,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提高产品本身的竞争力。

企业自主创新,政府全力支持。近年来,临海市为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研发,设立“雏鹰计划”项目,对通过专家评审的企业给予10万元至20万元奖励。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为企业和复旦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国内高校院所牵线搭桥。近3年,还有万力灯饰、大明光电等7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求同:点亮共富之路

众所周知,彩灯生产存在明显的淡旺季,旺季一工难求,淡季却无工可做,如果以旺季的用工需求“养人”,企业用工成本就会大幅增加,所以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把半成品外包给市内外的加工点,完工后收回再统一包装出品。

“彩灯生产有一半环节要依靠人工,技术门槛也不高,生产流程简单,家家户户都能做,是极佳的‘带富产业’。但是传统的外包模式,在中间商这个环节转了一手,真正到老百姓手里的钱变少了。”杨全才说,现在有了“共富工坊”,相当于有了统一的彩灯分包平台。

如今,当地彩灯行业已经开启了“企业+工坊+家庭户”的生产新模式,由共富工坊职业经理人出面,从各彩灯企业接单,派单给各家庭户加工,最后经过统一验收,再把合格产品送回企业。

“工坊不仅帮企业降低了用人成本,找到稳定的外包合作伙伴,确保全年稳定生产,还让老百姓也实现增收,做同样的工作,但腰包鼓起来了。”屈家村党总支书记屈贤江点赞。

据了解,自“共富工坊”模式启动以来,已盘活全镇60%的剩余劳动力,带动了800户家庭年均增收2.2万元。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刘锦萍 审核:陈瑶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