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2-12-13 15:57:20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 张冬菊

黄岩新前街道中心小学 张冬菊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优化,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并且优化作业设计,凭借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认知水平不断发展。笔者将自己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探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

构建翻转课堂需要经过教师科学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根据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自主学习要求,并且在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情况下,设置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探究语文知识的相关内容,凭借自身的独立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也不断为学生创造一个表达的平台,鼓励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分享,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且实现师生角色之间的碰撞。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体现的情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显著提升。

二、联系生活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认知事物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情境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感悟。教师还要指引学生,能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素材,真正体会课文内容。加强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工具,并且情境体验下提高语文学习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联系现实生活经验突出作业设计实践性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教师要以课文为范本,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作业的日常性和生活性特点,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设计作业活动,保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参与实践,理解语文知识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环境,思考如何将语文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尽可能将现实生活与语文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应当以作业为工具,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实践类型的作业作为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重要依据,更好地满足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生活,将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真正促进学生把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去,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创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作业中能够不断强化把语文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起来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在不断深入研究“双减”政策的基础上,推动语文教学模式的合理优化,让高质量的语文教育成为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关键。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