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沿上瓦墙生 方寸教育亦动人——读《教育的情调》有感

2023-12-05 16:25:22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柯彩霞

仙居横溪镇大林小学 柯彩霞

范梅南教授的《教育的情调》一书,在内容上更偏向于教育哲学,它不是一本教育技能指南,它更像一只无形的推手,试图通过书里那些普通得仿佛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促发笔者去思考自身的教育。

书中高频出现的“教育敏感”“教育体验”等内容,与笔者学校正在建设的万物生长课程的核心理念——“引万物入课堂,以世界为教材”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有了这本书的阅读做基础,笔者在实践具体课例——“丝瓜爬进我们校园”时,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收获。

一、方寸之间,独有浓郁的情调

“老师必须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孩子。”这同样适用于学校——教师必须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学校,笔者所在的学校——仙居县横溪镇大林小学,校园面积只有4.74平方千米,全校只有74名学生,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农村小学。但这样小的一所学校,只要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它,那么方寸之间,同样独有浓郁的教学情调。“教室里面的布置,学生们的表情动作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教学的情调,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伏笔”,而“丝瓜爬进我们校园”课例的伏笔,便是笔者学校里爬了一墙的丝瓜。科学课上孩子们无心洒下的种子,长成了这不大的校园里,最独特也最惹眼的装饰。它引得孩子们频频驻足,此时,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已经产生了,作为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对这样的教育情境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发现并抓住教育时机。初秋时节的一根丝瓜,可以给予孩子的是最自然的教育。

二、探秘生长,亦是教育的课堂

“丝瓜是怎么爬这么高的?”这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驻足许久后,发出的疑问。他没有在问任何人,只是这样喃喃自语。但是从这句喃喃自语里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孩子好奇的体验。有意义的学习,通常始于好奇心。

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范梅南教授说“孩子期待得到更多”,教育者“应该详细地讲述那个物体区别于其他物体的不同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教育里重要的从来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们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的教育体验。

从组内讨论,到查阅资料、绘制攀爬过程图,再到比较与其他植物的异同,这个追寻答案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孩子们的思维一直保持在高度活跃状态,孩子在课堂上真正体验到的东西、真正受到的影响明显更富有教育意义。

三、课堂之外,还有长长的人生

作为教育者要时刻牢记的是,教育的对象不是接收课本知识的容器,是一个个独特的鲜活的生命体。教师要“关注课堂内的情况,更关注课堂之外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必须意识到,在课堂之外,孩子们还有长长的人生。

丝瓜小队的成员们来自不同的年级,各自担任着队里不同的角色。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掌握知识固然是必要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小组间相处的温情瞬间……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应该有对天地自然的感受,有对人情冷暖的触动。这些让人内心变得柔软的东西,才是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编辑:褚淑华 责任编辑:余彩虹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